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Andrey Konchalovskiy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Andrey Konchalovskiy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Andrei Konchalovsky,别名昵称:安德烈·科察洛夫斯基(译名),男,俄罗斯著名导演,编剧,生于1937年8月20日,莫斯科,前苏联(现俄罗斯),弟弟是著名导演尼基塔·米亥克夫。
1937年生于莫斯科的艺术家庭,父母都是知名作家,原本立志学习音乐,最后进入VGIK学习电影。在学校结识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并担任《压路机与小提琴》、《伊凡的少年时代》、《安德烈·卢布烈夫》等片的编剧。原名Andrei Mikhalkov-Konchalovsky,为了与弟弟尼基塔·...(展开全部)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Andrei Konchalovsky,别名昵称:安德烈·科察洛夫斯基(译名),男,俄罗斯著名导演,编剧,生于1937年8月20日,莫斯科,前苏联(现俄罗斯),弟弟是著名导演尼基塔·米亥克夫。
1937年生于莫斯科的艺术家庭,父母都是知名作家,原本立志学习音乐,最后进入VGIK学习电影。在学校结识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并担任《压路机与小提琴》、《伊凡的少年时代》、《安德烈·卢布烈夫》等片的编剧。原名Andrei Mikhalkov-Konchalovsky,为了与弟弟尼基塔·米亥克夫(Nikita Mikhalkov,《蒙古精神》、《西伯利亚理发师》、《烈日灼身》导演)区别,因此各自使用复姓中的一个字。1965年刻意远赴吉尔吉斯,以改编艾特玛托夫小说的方式,拍摄第一部长片《革命鲜师》,当时就因为片中对苏俄政权的能力采取模糊的态度而引起苏俄当局的注意。第二部影片《亚夏的幸福》终于因为他对集体农庄(kolkhozes)不留情面与悲观的描写触怒当局,遭到国外禁演的命运。为了避免继续招引当局的目光,他再度选择改编屠格涅夫、契可夫古典文学的方式拍片。直到1978才以史诗《西伯利亚》一片得到坎城影展评审团大奖,晋身国际影坛。随后他移居美国拍摄各类型的影片。冷战结束后才又回到苏俄拍片。

展开内容
性别:
星座:
狮子座
生日:
1937年08月20日
职业:
编剧/导演/制片人/演员/副导演
出生地:
俄罗斯,莫斯科
更多中文名:
安德烈·冈察洛夫斯基/安德烈·米哈尔科夫-冈察洛夫斯基
更多外文名:
Andrey Sergeyevich Mikhalkov (本名)/Andrei Konchalovsky
家庭成员:
Андр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Михалко́в-Кончало́вский / Andrei Konchalovskiy
豆瓣:
IMDB:

作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