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仑 Kunlun Wang
"王昆仑(1902—1985)男,原名王汝玙,字鲁瞻,笔名太愚,祖籍江苏无锡,生于河北保定。先后在北京新开路小学、第四中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在北大期间,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同年毕业。1922年在驱逐教育总长彭允彝运动中,作为北京学生代表南下上海,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任天津南开中学国文教员。1926年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秘书长,后辞职。因对蒋介石不满,参加反蒋运动。1932年在无锡创...(展开全部) "王昆仑(1902—1985)男,原名王汝玙,字鲁瞻,笔名太愚,祖籍江苏无锡,生于河北保定。先后在北京新开路小学、第四中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在北大期间,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同年毕业。1922年在驱逐教育总长彭允彝运动中,作为北京学生代表南下上海,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任天津南开中学国文教员。1926年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秘书长,后辞职。因对蒋介石不满,参加反蒋运动。1932年在无锡创办《人报》。1933年与孙晓村等人组织南京读书会。同年经卢志英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重回南京国民政府,任立法院立法委员、中国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赴重庆,兼任中山文化教育馆总干事,中苏文化协会常务理事等职。1941年与王炳南、屈武等在重庆发起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3年与谭平山、陈铭枢等发起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1948年赴美国考察。1949年1月回国进入解放区,同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北京市副市长。文革期间遭诬陷,被投入监狱七年,直到1975年3月才获释。是民革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第二至四届中央常委、宣传部长。1979年10月当选为民革第五届中央副主席,1981年12月当选为民革第五届中央代主席,1983年12月当选为民革第六届中央主席。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5年8月2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王昆仑是红学家,抗战期间撰写的《红楼梦》人物评论系列文章后辑为《红楼梦人物论》,是最早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红楼梦》的专著。 与女儿王金陵合著的昆曲剧本《晴雯》1963年由北方昆曲剧院搬上舞台。"